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也是我们老师的根本任务,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提出了一个标准,即要德智体美全而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在法学教学领域和法律实践近五十年的经验,谈谈下述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如何理解法律人;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立什么德,怎么样立德;第三个是树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树人的问题。
首先,如何理解法律人,专门学习和从事法律专业的人群叫做法律人,法律人就是以法律专业作为其谋生手段,作为其实现自己价值观的一种主要方式的人群,即既学习又能运用法律的人,是能用法治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能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人。不能把法律实践只理解成参加合同谈判或参与诉讼仲裁案件,或在公检法的实习。法律实践还应该包括积极参加立法、执法和司法中重大问题的讨沦,也应包括对国际事务或国际重大事件中的法律问题的关心和研讨。
其次,关于立德的问题:
道德在 · 个社会中的作用应该是第一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主要平台,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并有章可循,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问题。在当前,道德的核心部分是责任心和诚信度,它们构成了道德的基础,这也是合格的法律人必须具有的道德标准。法律就是讲责任与权利的平衡,所以学法律的人责任心一定要强。
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很能干,但是却遭到别人嫉妒,群众中没有威信,另外有些人很能干却得到别人的佩服与敬仰,这两者区别的原因,实际上就是道德,如果一个人责任心很强且诚信度高,越能干一定会越得到拥护。
再次,关于树人的问题:十八大讲到要德智体美个面发展,之前讲过德的问题,接下来探讨“智”的问题。
1、智
可以理解成智商,也可以理解成智力,但它起码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不等于能力,合格的法律人对二者都需要有,即知识面要广、能力更要强。
( 1)知识
知识面要广,尤其对于研究生来说,一定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做学问应该做到一专多能,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告诉学生专业就是他的根据地,除了根据地,还要建中央根据地。一旦某个学生在一个点上成了名,以点带面是非常容易的,就怕他找不到这个点或者找到了不下功夫。教会学生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可以在导师的帮助下,对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精读、深读,要研究透彻它,看第二本书时以第一本书为参考,要比较两本书的内容,作深刻思考,告诉学生做学问以定要做有根据地、有根底的学生,学习一定要讲方法。
( 2)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的主要源泉之一,但知识本身不等于能力。知识的获得不等于知识的运用。文科学生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而一个好的老师好的学校应该是能建立一座桥梁,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能力都有哪些,知识应该如何转化为能力呢?
视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和聆听的能力;预测的能力。
2 、体
身体很重要,只有有了好身体,才能在研究工作的路上走的更远。提醒学生要注重锻炼,注意营养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3 、美
美包括形体美和内心美,内心美比外表美史重要,外表美是会发生变化的,内心美且然也会变化,但是持久性更强,它决定着人的幸福度,持续、稳定的友谊、爱情和家庭都是建立在内心美的基础上,外表美只足始点。当然内外都美为最佳。立德树人的核心是老师以身作则,身为表率。对学生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就是教师本身的言行,因为一个成功教师的言行对自己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持续的、是无法替代的。
第一章 立德
第二章 树人
PPT与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