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导师们往往是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还有很多其他需要关心和处理的事情,想要在每次论文汇报和研讨时都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论文研究情况,并洞察其进展及面对的难点,挑战性相当大。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我所领导的团队在博十论文的研究和指导方面,逐渐形成了在坚持问题导向基础上的论文系统性汇报制度。有了论文系统汇报程序,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论文的研究情况,并对论文进展中所遇到的不同关键环节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既对训练学生有好处,也实质性地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工作效率。
论文系统汇报的指导方式把博士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一与写作,变成一种在相当程度上可观测、可把握、对话更有针对性并使不确定性大幅度降低的过程。导师对博士论文的把关有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在经济学的哲学思维上,二是在经济学的一般研究原理上,三是在具体的技术性细节上。应该避免从一开始就陷入对技术细节的纠缠,而应该对论文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给予特别重视,促使其尽早成形成并不断完善,导师在这方面需要经常督促检查。教育是帮助人形成习惯。博士生们也成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受益者,他们在论文的训练中学会了迅速地发现问题或抓住问题的实质,并按照相对可信的经济学解释路径写出论文。他们中的大多数认可了这种研究程式的一般性意义,学会了建立自己缜密和批判性的眼光,并发现实际上可以用这些问答去衡量任何己有的经济学文献,判断是否具有真正的贡献与价值。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仍愿意继续沿用这种注重定义并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到了这种训练给自己思维习惯带来的相对优势。
论文系统性汇报已经成为团队中博士生论文研究与指导过程中相当稳定的程式,这些年通过博士论文提出并进行研究的问题包括:“网络及共用性财产的产权配置问题”、“基于权力结构的组织治理问题”、“契约特性如何影响产业组织结构”、“交易方式改变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如何才能减少对政府管制的需要”、“组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交通运输怎样影响农业的交易效率”、“运输业网络形态的演变与作用”、“交通资源时空配置的影响因素”、“枢纽为何以及如何成为交通资源整合的关键”以及“制度对交通规划效率的影响”等。这些很有意义的经济学问题题的提出和探究,相信也帮助推进了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科在解释性方而的进步,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学界同行们的认一可。
到目前为止,“论文汇报必须回答的问题”已经增加到以下估计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八个问题:
1 .论文的题目是什么? ― 要解释题目中的各个关键词和相互关系
2 .发现值得写此篇论文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 这是后面经济学问题的外模式
3 .隐藏在现象后面的主要经济学问题以及论文的主要论题是什么? ― 提出问题并给出最简练的回答,形成需要用整个论文去论证的核心命题
4 .前人已把此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 ― 说明是否还遗留下空间
5 .所使用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是哪个? ― 并说明使用该理论的主要理由
6 .是用(或打算用)怎样的逻辑主线把该问题探讨清楚的? ― 不足论文结构上的谁先谁后,而是论文核心因果关系的实质性逻辑表述
7 .如何进行必要的实证或定量分析?― 对论文核心命题的验证或精确描述方法
8 .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什么? ― 只说实质性贡献
(注:提交问题回答的同时要求附上体现论文结构的二级日录)
第一章 论文的问题导向要求
第二章 对论文进行系统性汇报的要求
第三章 论文系统性汇报的合理性
第四章 论文系统性汇报的效果与进一步完善
PPT与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