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们就开始思考如何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至 20世纪 80 年代,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观点,但是其中最为玄秘且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分为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两派。两类知识的价位取向前者倾向于理论的学习学科,而后者倾向于实践,参与;基本内容以前文分别列举的七条和六条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其主要的特点方面,内容知识具有内容性、系统性、逻辑性以及客观性,而默会知识更强调的是它的前进性、实践性、模糊性和个人性;获取途径方面,前者主要是学习外在的已有的理沦知识体系,后者则更强调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教学积累和反思;从它们相互的关系来看,这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状态,两者其实是兼而有之,既有内容知识也有默会知识。内容知识是我们成为一个教师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内容知识我们不可能做专业课教师,但是仅仅有内容知识很难成为一个成熟的有个性化的优秀教师,所以两者相辅相成。
新加坡学者范良火先生在其研究成果中,对教师如何获取教学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分类。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个理沦上、科学上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用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白己的结论。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关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果有条件我们自己也来参加这种研究, 而且根据白己学生的特点,白己成长的经历,谈出白己做教师教学知识积累的过程和感受。
叶圣陶语文教学实践思想对数学教学启发:教师应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成长。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提出几对关系: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对叶圣陶先生谈到的教学实践,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经典的做法。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老师,结合现有的非常宽广的发展平台,最新制订的 《 高教二十条 》 ,特别强调本科教学在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当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年轻的老师,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有较高的学历,有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又渴望老师给他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平台,所以应当在实践教学当中,既加强理沦学习,又把这个理论用于实践,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多参与,力争成为有个性化的、成熟的优秀教师。
第一章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第二章 教师如何获取教学知识--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一个实证研究
第三章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成长--叶圣陶语文教学实践思想
第四章 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模式
PPT与讲义